他是叔圈顶流,精通四国语言,镜头前面侃侃而谈,毫不吝啬大谈生活品质,俨然一副“高端玩家”的做派。
常言道:作死的人亖的快,就是这样一位大家认为的“高知”演员,居然在微博上“灵魂拷问”!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这番狂言不低于对国人的耻辱,课本上写的明明白白,三岁小孩都知道,他竟然一问三不知!
殊不知,早些年,他还在微博上抛出“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展开剩余93%善恶终有报!放弃国籍,替日本洗白的他,彻底活成了笑话……
倒反天罡的言论
2019年3月31日,演员赵立新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抛出一个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这一举动本身已极具风险——涉及民族伤痛的历史事件,通常是公众人物谨慎回避的话题。
然而,这仅仅是一场风暴的序幕。
在网友评论谴责侵略者暴行时,赵立新并未收敛,反而进一步追问:“那紫禁城呢?”
这句话迅速被解读为是在为侵略者的行为寻找合理性,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民族情感和历史伤痕不容置疑,他的发言被视为一种公然挑衅。
事件并未就此平息。
两天后的4月2日,赵立新再次发文,将话题引向更敏感的领域:“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这一问题彻底撕裂了舆论。
日军侵华历史是深植于民族记忆中的痛楚,任何形式的“合理化”尝试都是不可接受的。
这本是国人内心的伤痛记忆,赵立新竟然就这样“血淋淋”揭开了。
面对网友的大量科普和批评,赵立新并未认错,反而持续辩驳。
他质疑文物南迁的解释“不太信服”,甚至发表长文试图从所谓“逻辑”上分析,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因“攻城耗时耗力、心情烦躁”,而北平未被破坏是因“占领顺利”。
这些言论彻底将其立场推向公众的对立面。
事件迅速升级,超出娱乐圈范畴。
“中国反邪教”官方账号直接发文驳斥,明确指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破坏文物的事实。
“紫光阁”、“共青团中央”等权威机构相继下场,严厉批评其错误历史观。
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其“洗白侵略”、“伤害民族感情”。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个“老戏骨”的职业生涯因其对历史的轻率态度而戛然而止。
或许是在舆论的压力下,赵立新发长文认错,但网友并不买账,更有细心的网友还扒出他早已经加入瑞典国籍,放弃中国国籍!
90后年代已经获得导演硕士的学位,居然放弃国家,加入瑞典,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精英人设的崩塌
在赵立新从巅峰坠入谷底之前,他拥有着一个近乎完美的“精英人设”。
赵立新出身普通,却凭借对表演的热爱和努力,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大二时,赵立新还获得了那个年代极其珍贵的机会——被公派至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深造,成为该校首位赴苏留学生。
这段经历为他镀上了“国际化精英”的第一层金。
他的职业生涯开局更为传奇。
在瑞典,他凭借实力考入了享有盛誉的瑞典国家大剧院,并成为剧院建院史上的第一位华裔演员。
这段经历使赵立新从一名中国演员,跃升为一名得到欧洲主流戏剧界认可的“国际艺术家”。
真正让国内观众惊叹并彻底确立其“学霸”地位的,是2017年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
赵立新在节目中流畅切换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进行配音,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夜之间,赵立新被捧上神坛,被誉为“娱乐圈知识分子”、“演技派教科书”、“叔圈顶流”。
粉丝和业界毫不吝啬地给予最高赞誉,他的片约和代言纷至沓来,事业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
然而,正是这顶由才华和荣誉编织而成的王冠,最终成为了他跌落时最沉重的负担。
2019年3月,站在事业顶点的赵立新,在社交媒体上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日军侵华历史发表了一系列质疑性言论。
他以一种看似理性探讨的姿态,追问“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并提出一些极具争议的推论。
面对潮水般的批评与历史科普,赵立新未选择道歉,反而持续辩驳。
赵立新还质疑文物南迁的解释,甚至发表长文分析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因“攻城耗时导致情绪烦躁”,而北平未遭破坏是因“占领顺利”。
而这些言论彻底坐实了其立场问题。
然而,这些与赵立新“高知”形象相符的“设问”方式,却彻底暴露了其历史认知的致命缺陷和对民族情感的惊人漠视。
公众看到的不是一个智者在探讨历史,而是一个享受着中国市场红利、却已脱离中国历史语境与文化根基的“国际公民”,在冷冰冰地剖析民族的伤疤。
他那精心构筑的“精英人设”在这一刻发生了致命的崩塌——人们发现,惊人的语言天赋和表演技巧之下,包裹的竟是一个在历史大义和民族立场上如此苍白甚至扭曲的灵魂。
对于公众人物而言,立得住的人设终究需要坚实的德行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基石。
才华之上,更需敬畏。
失去了这份敬畏,所有的光环都不过是顷刻就能倒塌的空中楼阁。
赵立新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南烟斋笔录》因为赵立新的不当言行7年没有上映,制作方即便已经做出补救,大量删减也无济于事。
事件迅速升级,多家官方机构下场严厉批评,指出其错误的历史观。
其后果是毁灭性的:账号被封,作品下架,演艺事业戛然而止。
《突围》对张立新的戏份采用 AI 换脸技术处理,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还影响了观众观剧体验。
才华与德行,孰轻孰重?答案在公众的反应中已然明确。
市场可以追捧一个演员的演技和才华,但绝不会接纳一个在民族大义上立场模糊、德行有亏的艺人。
才华决定了一个人能飞多高,而德行决定了这个人能走多远。
德行是1,才华是后面的0,失去了最前面的1,再多的0也失去了意义。
赵立新从巅峰陨落的历程,成为中国娱乐圈一堂代价高昂的公开课。
如今,赵立新的影视作品纷纷下架,事业一落千丈,各大综艺节目也不再邀请他,工作室也被关闭。
曾经的“老戏骨”已毫存在感,他只能在小舞台演话剧。
即便是这样,知道自己臭名昭著的赵立新,海报上面的名字都用英文代替,不敢明目张胆写自己的大名。
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真名也不敢说的的话剧,那会好吗?
写到最后
赵立用自己的经历写就了一本公众人物的反面教科书:才华与人气筑起的高塔,若失去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民族情感的尊重,只需寥寥数语,便足以使其轰然倒塌。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离谱言论无疑是给这个行业的一记重锤!
如今的他也彻底活成了笑话,成为一个反面典型。
参考资料
发布于:河南省炒股怎样加杠杆,北京配资平台,北京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