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媒体关于“自卫队在演习中请求美军对华核威慑”的爆料,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迅速出面辟谣,称此事“没有事实根据”,并重申日本致力于通过“现实和实践性”方式推动无核世界。然而,日美关系的核威慑议题背后,却隐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角力以及日本自身战略选择的矛盾。
根据爆料,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去年曾就台海冲突展开桌面演习,在模拟的冲突情境中,中国被假设可能暗示动用核武,这令日方颇为紧张。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次在演习中要求美军以“核威胁”回应中国。这种设想,将“中国核能力”作为焦点纳入联合军事演习,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还凸显了日本对“核保护伞”的高度依赖。
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袭击的国家,多年来对外一直以“战争受害国”姿态呼吁废除核武器。然而,这种自我定位与其不断推动美军“延伸威慑”条约化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年底,日美首次制定核威慑相关指针,明确了核武器动用时双方的协调程序与日方的意见表达机制。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却暴露了日本在自身防卫能力与美国安全承诺间的脆弱缝隙。
回顾冷战时期,美国曾长期在冲绳部署舰载核武器,支撑第七舰队的战略威慑。然而,随着冷战结束,美军撤出了日本本土的核武器部署,但“核保护伞”的概念依旧成为日美同盟的核心,这种延续至今的安排,既满足了日本的安全需求,也为美国进一步强化其亚太影响力提供了工具。
然而,日本的防卫政策近年来悄然转向。其将“中国威胁论”作为理由,大幅增加军备预算,松绑武器出口限制,并谋求突破“无核三原则”的种种迹象,令人不禁担忧。这种姿态不仅在地区内引发广泛戒备,甚至可能深埋危机的种子。
中国对此立场鲜明,指责日本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为自身军事松绑寻找借口。正如中国国防部所强调的,日本军国主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反而再次展现出扩军备武的危险苗头,试图搞阵营对抗或修改关键防卫原则,这无疑触碰了地区和平的敏感神经。
日本在“无核世界”原则与“延伸核威慑”间的摇摆,还远未找到平衡。它既想依赖盟友的核保护,却又无法对自身的安全焦虑释怀。这样的“两面派”政策,如何避免引发地区不信任并真正维护和平,或许才是日本需要思考的深层问题。
炒股怎样加杠杆,北京配资平台,北京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